在中国人看来,一夫多妻是属于正常的事。在古代中国虽然也可以找到对平民纳妾作某种限制的规定,比如《明会典.律例四》有“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之类,但是大量的历史记载,乃至小说、戏剧等等,所反应的明清时代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人将这类事认真看待。相反妻妾成群的有钱人家,在中国历代繁荣富庶地区都随处可见。而事实上也找不到古代中国有正式将多妻限为某种阶层独有特权的强烈主张。只要他有能力办的到,人们并不否认一个平民——通常只要他有足够多的功就可跻身社会上层——拥有多妻的权利。至于文人们风流自命,纳“小星”,富人纳“侧室”,娶“外宅”收“通房丫头”,乃至姨太太成群 ,都是古代司空见惯之事,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仍然如此。比如某位被奉为神明的著名人士,就是在未与他的合法妻子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与另一女子组成实际上的夫妻。这样的例子还不止一两个,就是今天,人们对此也持宽容态度,何况古代?
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考察古代对妻、妾或女性配偶的不同称呼、她们法律地位的异同、她们在家庭中地位的高低等情况,指出正妻与其余女性配偶的区别。这对于婚姻制度的社会学研究来说当然有其价值,但如果剧此就断言古代中国也是实行一夫一妻制或一夫一妻制有“天经地义”的地位,那就混淆了概念。人类学家之言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是指一个男性的合法女性配偶,这样的配偶不能同时再和别的男性保持合法的性关系,如此种配偶超过一个,即谓之一夫多妻。这是问题的实质,诸女的名分地位之类的异同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