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微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部Remco Kort等人研究发现,舌吻10秒会“交换”8000万个细菌,吻得越深越久,双方细菌越“同步”,这就相当于接种了疫苗。可以说,在彼此身体健康的时候,通过接吻交换细菌并不是一件坏事。
接吻是为了表达爱,但现在又称接吻可抗御疾病。专家强调每天至少保持9次亲吻频率可使情侣的口腔菌群一致率显著增高,但这一要求对传统的中国人比较困难。不过,仅从生物医学角度看,接吻交换细菌为了抵抗疾病这一建议还算靠谱。
接吻让人接触多种抗原产生抗体
人是细菌最大的宿主之一,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细菌互相交换的过程。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完成后,科学家发现从有人类开始,细菌就寄居在人体之中。人体中寄居的细菌数量令人吃惊,至少有100万亿个。其数量远超人体细胞,二者之比为10:1。人体的细菌种类有1000~2000种,这些细菌总共有300多万个基因,也远远超出人类自身的22000个基因。虽然人体内细菌的数量及其基因数量非常庞大,但是,由于细菌体积比细胞小得多,它们的重量只占人体总体重的1%~2%。把人体内所有的细菌搜集起来,也不过一大碗,其重量大约为1400克~2300克。
研究人员之所以认为接吻交换细菌,可以增强免疫力,是因为接吻交换的细菌数量多,种类广,可以让人接触各种抗原,以便产生抗体。
共同进餐也能进行细菌交换
既然细菌在人体内大量存在,而且又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互相交换,这就涉及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菌和人与人接触的部位。人体的内细菌广泛分布于体表(皮肤)、口腔、鼻腔、耳朵、肠道、尿道和阴道,其中,以肠道的细菌为最多,每个人肠道中都至少有100多种细菌。肠道中的细菌约90%属于拟杆菌门和硬壁菌门,常见的是拟杆菌、普氏菌属、瘤胃球菌属等,它们以不同的比例构成肠道菌群。
人体的这些器官和部位分布着不同的细菌,与人之间接触的方式也就决定了细菌的交换方式。接吻是嘴对嘴的细菌交换,交换的是口腔细菌,与之相似的是另一种更为愉悦的方式,即共同进食之时的细菌交换。这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方人的口腔细菌交换主要是共同进餐,尤其是中国人讲究家人和亲朋好友坐在餐桌上,用筷子在共同的菜盘中夹菜,通过唾液传递和交换细菌,但却彼此之间并不知晓。尽管这种方式被许多公共卫生专家视为一种传播疾病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在“非典”流行期间受到广泛批评,但是,今天中国人的这一习惯丝毫没有改变。可见,文化的力量有时或在很长时间内要比防止疾病传播强大得多。
不过,如果以交换细菌而获得免疫力而言,中国人的共同进餐交换细菌也许比接吻交换细菌更有效。因为,恋人之间接吻只是共享和交换两个人的口腔细菌,但中国人的共同吃饭却是交换一家人的细菌,如果把这种细菌交换看成是接种疫苗,无疑共同吃饭所产生“疫苗”的效价更高。
想获益先要保证彼此身体健康
不过,要想通过细菌交换获得提高抵抗力这一福利的最大前提是:彼此身体健康。如果情人的身体不佳或染有疾病时,最好不要接吻,共同进餐的对象也如此。例如令人恐惧的埃博拉,主要通过体液传播。据说非洲人在埋葬自己亲人的葬礼上有触摸和清洗死者的风俗,因而导致埃博拉的传播。如今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所在的西区是埃博拉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现在当地人见面都已不再握手、拥抱,而是穿着长袖衣服相互用胳膊肘碰一下,称为“埃博拉式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