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记者追问得不耐烦了,乞丐直言:“你上网搜‘磕头帮’,在成都磕头的那人就是我!”他说要留个电话,拿过记者的采访本,利落地撕掉了采访记录,然后丢下采访本一溜烟跑了。昨日,记者在救助站门口与一名职业乞丐有了一场戏剧性的“接触”。
昨天11点左右,厦门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中山路发现两名乞丐。
年轻女子跪在地上不断磕头,称母亲患病急需治疗费。老人闭着眼睛躺在旁边,面前放着五六十元钱。
她们被工作人员劝导进了救助站。年轻女子的身份证显示姓名为张某娟,其母叫陈某英,两人都来自安徽淮北。
张某娟告诉记者,自己离婚一年多,家里有两亩地,但根本无法生活,只好带着65岁的母亲投靠在厦门建筑队当吊车司机的弟弟。她说,刚来一个星期,也试着去找过工作。
后来发现中山路有很多乞丐,收入还不错,于是带着一床棉被和母亲也来“摆摊”。
张某娟讲述的故事听起来很令人同情,但在她弟弟来到后,记者才发现原来只是个“传说”。
张某娟的弟弟自称张某良,穿着皮夹克,身体很结实。记者跟他一聊,发现他说的情况和张某娟所说的对不上号。
记者问他怎么忍心让自己的母亲出来乞讨,他马上反驳:“那是我姐姐的婆婆,我娘早死了。”张某良还告诉记者,姐姐也没离婚。
在记者的追问下,张某娟终于不耐烦了:“我们是专业乞丐,整个村子都去乞讨,是有名的乞丐村。乞讨有什么稀奇的!”
张某良说,以前确实当过四年司机,工资每月7500元,后来辞职不干了,因为乞讨赚的钱更多。
张某良告诉记者,自己生了两个儿子,以后还得花钱娶媳妇,所以要趁现在多赚点。当职业乞丐有多挣钱,张某良一直含糊其辞不肯透露。
“街上的那些乞丐,请都请不进来,因为来我们这里拿不到钱。”厦门救助管理站副站长仲纪坤说,在2003年之前,有专门的收容遣送站,可以对流浪乞讨人员强制性管理。
2003年《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后,收容遣送变成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救助,从管理的效力上来说,救助站的力量相对比较弱。
“职业乞丐每天的收入都不错,如果要不到钱,他们早就回家了。”仲副站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