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
闭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通常按闭经出现的时间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凡地处温带,年逾18周岁而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而在月经周期建立以后,非生理性停经达到或超过三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子宫内膜周期性的变化是由卵巢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卵巢的正常功能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所调节,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又受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催乳素抑制因子的控制。为此,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干扰,均可导致月经紊乱,以至闭经。
闭经的原因十分复杂,它不仅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而且有时发生在内分泌器官的器质性病变。目前多按发病部位分为全身性疾病所致的闭经、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性闭经、甲状腺功能失调性闭经、子宫性闭经以及使用避孕药后所致的闭经等。
中医
闭经,中医学中亦称“闭经”,最早记载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中,称之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等,并记载了第一张妇科处方四乌贼骨-藘茹丸,用以治疗“血枯经闭”.另外《素问·评热病论》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并解释其病机为:“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此后,历代医家对闭经的论述颇多,《景岳全书·妇人规·血枯经团》以“血枯”、“血隔”立论,即将闭经分为虚、实两类。虚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损伤,致经源匮乏,血海空虚,无余可下;实者多因邪气阻隔,胞脉壅塞,冲任阻滞,血海不满不溢。临证常分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气滞血瘀、痰湿阻滞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