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性知识 » 性知识 » 正文

对性生活的理解的三大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7   浏览次数:28

  据调查,夫妻生活不和谐绝大多数不是由于疾病或生理障碍,也不是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一方或双方在性观念方面存在着某些误区,才导致具体行为上的矛盾与冲突。这里,首先谈谈中国的男子最常见的几种性观念误区。

  一、过分重视性生活次数与频率

  男人之间有一种舆论,似乎性生活次数越多,这个男人就越合格,越有阳刚之气;他的妻子也就越满意、越幸福。反过来,次数较少的丈夫被说成是“侍候不了(或对付不了)妻子”,被认为是“不够男人气”。

  其实大多数妻子并不是这样认为,感情交流与性生活相比,根据专家对31个大中城市1279对夫妻的调查(以下数字均根据此项调查),78%的妻子更重视前者,而不是后者。单纯的性生活次数与性生活质量(妻子能从中获得多少性高潮)相比,85%的妻子更希望获得高质量,而不是大数量。

  男人的性生活实践也并非“多多益善”。大约在30岁到35岁之间,一半以上的丈夫体验到自己的性需求实际上悄悄地变化了,也从需要大数量转为寻求高质量,希望获得更深切的情感交流和体验。

  正因如此,男人如果在观念上认为,性生活频率是夫妻和谐的主要衡量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那么他就很可能产生两种行为上的失误。

  其一,他可能忽视或否认妻子的情感需求,把性生活简单化,变成一系列动作,严重的还会极大地伤害妻子的人格与情感。

  其二,他可能无形中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一旦年龄较大,或偶然遇到特殊情况,不能保持他所认为的高频率,就会怀疑自己得了“阳痿”、“早泄”的“病”,会生怕“对不起妻子”,甚至会对自己的整个人格和人生目标产生怀疑或失望。结果,越是要强,越经不起意外。

  其实,男子的性生活频率高低,基本上是由生理状况和年龄所决定的,全世界各民族都差不多,而且几乎每一个男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些时期少,而又有些时期多,根本谈不到“应该有多少次”这样的问题。男人的性魅力主要在于成熟的个性风采、善解人意的博厚胸怀和情感的深沉执著。如果不注意这些方面的修养,却一味关心或吹嘘性的频率,那么男人就难以走出性生活的误区。

  二、过分强调性技巧的作用

  在特定夫妻的特定情况下,极其适当的性技巧会产生有益的作用。但我们也一定不能忘记,性技巧必须有4个最根本的前提条件:首先,夫妻双方都必须绝对自愿、真正需要。否则,不仅是侵犯对方的人格尊严,而且会造成双方的心理伤害,一定不会产生好效果。其次,夫妻感情必须相当好。第三,双方性知识和性态度的水平必须非常一致。第四,所用性技巧必须是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并在临床医学中证明了其适用范围的。任何夫妻感情和知识的不一致、任何道听途说和一知半解,都会使性技巧产生相反的不良作用。

  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同性恋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对奥斯卡来说,同性恋是个备受关注的热门题材。从今年的《米尔克》,追溯到2006年李安执导的《断背山》,甚至再早一些,1994年的《费城故事》成就了汤姆·汉克斯的影帝地位。

  我们不妨这样认为,奥斯卡其实是有“同性恋情节”的。不光奥斯卡,就连以严肃著称的央视春晚,今年也险些遭遇“同性恋门”。

  挑起争议的是性学专家李银河(微博)。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中一句“屁精”,惹来无数口诛笔伐、唇枪舌剑。李银河教授对“屁精”的误会是很正常的,想想看,一个大老爷们,在台上穿红披绿、扭扭捏捏、搔首弄姿,很难不让性学专家李银河教授联想到同性恋,加上“屁精”这个台词在性学了的确是同性恋的意思,所以造成了“2009年第一大战”。

  同性相吸?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对同性恋问题越来越宽容,不少名人报料,声称自己是同性恋,仿佛成为同性恋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公开声称自己是同性恋的有香港导演关锦鹏、《康熙来了》的蔡康永等,连陈水扁也在合议庭上爆料马英九跟黑人搞同性恋。

  当然,事实真相是否如此,我们还不得而知。姑且不谈名人,就拿身边的人来说,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儿子振振有词跟她讲同性恋是正常的,我们要承认并宽容他们。在年青一代看来,个性张扬是时代的需要。

  不少年轻人认为:循规蹈矩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我们要寻找自我。寻找自我的结果让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男孩子留长发、穿耳洞,女孩子崇尚“酷”,偏爱“假小子”打扮,甚至,两个男孩子牵手从人群中走过,恍惚之间,我们会把其中一个稍显清秀的男孩错看成女孩。

  您可以宽容地把这种现象解析成两个男孩子之间的有益;您也可以猜测,他们是不是同性恋?作为孩子的家长,如果有一天儿子突然告诉您:“我不想谈女朋友,因为我爱上了一个男孩”,您找不着急?也许您会叹一口气:唉,世道变了。

  正常的“不正常”有人认为,同性恋是很不正常的性取向,但事实上,从古到今,它一直都存在,只是有没有被公开、被承认的问题。中国古代有个很著名的“短袖”典故,讲汉哀帝宠幸舍人董贤,哀帝为了他,抛弃了皇宫中的众多佳丽,甚至想把江山禅让给他。一次午睡时,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

  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便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后人将同性恋称为“短袖之癖”,便是源于此。同性恋不仅在中国一直存在,在西方更甚。从历史上讲,希腊是同性恋的源头。

  古希腊人甚至认为,同性恋是天地间最纯洁的情感。柏拉图在著名的哲学名著《会饮篇》中,借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之口解释,人类具有三种性取向:雌雄同体、雌雌同体和雄雄同体,是万能的宙斯强行把人类的“爱”分为两半,于是,人类的生命就在寻找自己另一半的旅途中跋涉。

  如果说,柏拉图为同性恋奠定了理论基础,公元前六七世纪之交的希腊女诗人萨福,则身体力行地实践了同性恋,她说世界上第一个有确切史料记载的“爱上女人的女人”。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已经吧把同性恋或同性恋行为合法化。欧洲国家,例如荷兰、德国等,已改变法律或允许同性结婚,或在法律上认可长期的同性恋关系。

  在中国,《同性婚姻提案》曾多次被提交至全国两会。虽然同性恋在我国已经走出“罪”的阴影,不再被作为“流氓罪”等处理,却仍处于非常暧昧的状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同性恋不是“不正常”的性取向,同性恋们不必为自己是同性恋而感到羞耻,因为,随着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够理解并宽容他们。如今他们的秘密已经不再那么不可告人。

  同性恋应当被理解但是,仍然有人一听说同性恋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事实上,同性恋有其形成原因,应该被人理解。李安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弗洛伊德也曾说过,潜意识中,每个人都有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倾向,也就是“每个性别表现另外那个性别的某些特征”。#p#分页标题#e#

  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他认为,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一些特征,这就像每个人都有雌激素同时又有雄激素一样,只是两种激素所占的比例不同。事实上,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会有双性恋倾向,这是由于我们在童年时代对父母的双向模仿。

  一个异性恋者可能有一些对同性的性幻想,但这并不表示他会将付诸实践。如果这种性幻想压倒了他对异性的性幻想,就成为人们常说的同性恋。成为同性恋的因素很多,因人而异。20世纪初,世界医学界否定了同性恋性取向与道德相关的观念,认识到同性恋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并非内心的扭曲,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情感的发展。

  经过医学专家从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有如下缘由。童年早期型心理: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幼儿时都具有两性素质及双性恋特征,到底发展成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与个体在成长中的经历有关。儿童对性的好奇心和窥探起源很早,有时甚至在三岁之前开始。

  他认为,儿童期3~5岁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父亲缺乏阳刚之气,比较懦弱,或者母亲太专横,都会使儿子缺乏可认可的男性角色,促使儿子发展为女性行为的倾向者。

  另外,如果因他们的父母喜欢别种性别的孩子,而将其当成异性来养,给他们穿异性的衣服,并对其装扮异性的行为加以表扬强化,将会导致个体对其性别的自我认同产生怀疑,并影响以后的性取向。性激素影响:胎儿受何种性激素的影响,决定了个体细胞未来的性取向。

  如果男性胎儿受雄激素的影响小于雌激素的影响,男性胎儿出生后就会趋向于女性化;女性胎儿如果受雄激素的影响多于雌激素的影响,女性胎儿出生后就表现出雄性化。此类人群一般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经检测后,可进行性激素治疗,比如乙底酚、丙酸睾酮等,疗效显著,但其不良反应大,不宜长期使用。

  情景影响:人们处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工作场所、职业等情景下,会产生情境性同性恋。所谓情境性同性恋,就是指由于特殊环境的影响,个体发生了性取向的改变,有的由异性恋变成同性恋,有的从双性恋变成同性恋。比如监狱里的囚犯、长期远航的海员、女子或男子学校里的学生、军队里的士兵等。

  他们由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及男女的严格分离状态或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个体无法找到异性进行性行为,从而只能转向同性。在著名导演李安影片《断背山》中,两个原本非同性恋者的牛仔杰克和埃尼斯在断背山放牧,单调乏味和孤独寂寞,使两个人有了一夜的缠绵,并产生了同性之恋。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只要改变其生活环境或者施以治疗,这种情境性同性恋是可以转变成异性恋的。

  现实挫折:在异性那里得不到理解。这种情况在女性同性恋中比较普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有自己的思想、特立独行的个性,她们在男性那里得不到心灵的慰藉,便转而追求同性间的理解和爱慕。有的人因为在异性恋中受到异性的伤害和抛弃,而在同性中体验到爱和幸福,于是,将精神寄托在同性身上并产生同性之恋。

  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在与异性交往中有过不愉快的经验,异性感情得不到正常发展,同时又受到同性的引诱,就会产生同性恋倾向。

  同性恋不应当盲从同性恋的形成有一点原因,但毕竟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同。但是,在大学生群体里,这一行为却被认为是“有性格”。早在1990年,我国“性行为”调查结果就表明,城市已婚居民的0.5%,农村已婚居民的2.3%及大学生的7.5%,曾发生过同性恋行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同性恋行为的比例异常突出。而现在,同性恋行为在大学校园里更加普遍。这是因为,同性恋除了前面讲的几个因素外,还有另外的重要因素,使得本来不该成为同性恋的人成为同性恋。这就是不良的行为方式和模仿。

#p#分页标题#e#

  不良的行为方式:如果个体在性行为方面很随便,有不良的性行为,比如滥交,并且有强烈的好奇心,自制力差,有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经历或想法,都会对个体的性取向产生影响。模仿:对明星同性恋行为的盲目效仿,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明星效应让不懂世事的年轻人误以为同性恋很“时尚”,进而模仿,却考虑不到后果。我们虽然尊重并承认有同性恋这种跟主流不符的行为存在,但不提倡故意扭曲自己,盲从“时尚”。

  将自己变成同性恋,并以此为“酷”,这是不正确的行为。时尚只是一种潮流,在经过时间的洗涤后,曾经的“in”会变成“out”,曾经的年轻却一去不复返。蓦然回首那时的爱,不知道心里想着的是刻骨铭心,还是懊悔不已。

  爱是神圣的,不管对异性还是同性,在爱的时候可能义无反顾;但如果是因为好奇或盲从而进行同性恋行为,这种被扭曲的爱,就不是纯真的爱情。

  耶稣在开始尘世使命之初,曾受到魔鬼三个引诱:既然是神的儿子,何不把石头变成食物;既然是神的儿子,何不从圣城高处跳下,以得到万民敬仰;只要拜魔鬼,便可拥有万国荣华。

  耶稣抗拒了魔鬼的诱惑,从而拯救自己,拯救世人。对于一个尚未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年轻人来说,很容易受到外部影响而扭曲自己,受到“魔鬼”的引诱,盲从或加重同性恋倾向。

  我们在正确认识同性恋的形成原因之后,应该对同性恋者抱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也要提醒每个人;找准自己的性取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性知识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紧急避孕药危不能滥用 六种倒错的性爱 美国性学专家:7招辅助性高潮 1个西瓜等于6碗饭 夏吃西瓜3忌讳 5招帮妻子找回性欲 妙龄少女疯狂手淫引发严重后果 他在被窝里手淫得出汗 女性应该怎样保持私处的洁净 女人如何自测绝对安全期? 性交是身体的一种释放 性教育:戴安全套避孕失败的8种情况 清晨7点男女性欲高峰重合 中医对肾虚的病因概括 口交:男女性爱前的压轴戏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平胸 生殖器疱疹与肿瘤的关系 我与老总仓促的一夜情 洗衣店三位帅哥的“特别服务” 结婚前为满足伴娘去酒店开房 男人的好色可系统分为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