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不利节能文/撕皮儿剥壳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行政
性垄断行业突然间“爱”上了一个新名词――“国际惯例”,并纷纷用“国际惯例”改进自己的工作,形成了一股采用“国际惯例”提价、涨价的热潮。与此同时,在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资水平、医疗保障、电信收费、房价等种种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情况时,相关部门给民众的解释却是“要照顾中国国情”……在利益集团面前,就算把真的国际惯例找出来跟他们对质,就算把他们驳斥得体无完肤,他们也照样会“坚持己见”,牵着老百姓的鼻子走。在垄断企业和强势部门眼中,“我的地盘听我的”,国际惯例不管真假,不理是否普遍,只要对其有利就赶快“接轨”。这已成为“国际惯例”在中国的真正含义。所谓“中国国情”的含义,无非是说,过去存在的事实就是现在存在的理由。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国际惯例”在与“中国国情”的反复较量中,已经成为中西合璧的文化典范。一方面,在需要制定不利于自己的规章制度时,以“中国国情”拒绝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另一方面,在需要对老百姓承担责任时,又会拿出“国际惯例”的挡箭牌来搪塞。尤其是在当前,一些基层政府的官员已经普遍的把“中国国情”当成掩盖错误、糊弄群众的思想依托。当前,老百姓从不断攀升的负担及乱收费的现实中已经看不出政府是怎样履行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是怎样按政府职能的“国际惯例”行事的,却只感觉政府公共服务的变异与缺失,正在成为阻断社会进步的一面高墙。……先声明,上面几段话不是笔者说的,笔者没有力量能够道出这么精辟的理论。注意,是没有力量,而不是不能。“妓”“贼”做久了想从良,于是昨天将恶贯满盈的这“兄弟俩”从博客里请了出去。可近日传来一则不算新闻的新闻----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巨头申请LNG(液化天然气)涨价的方案已于近日递交到了国家发改委,而据说发改委的意见是计划将LNG价格每年逐步上浮5%~8%,直到大致与国际价格水平接轨为止。又一次听到所谓的“国际惯例”,当然还有某些官员和垄断企业领导人像雪茄一样叼在那张阔嘴上的“中国国情”,吸一口,吐一圈,只见一丝烟雾缥缈而去,份量很轻很轻。终于明白,笔者是很轻的,所以挣扎着做回“妓”做回“贼”,因为偶大概还属于被做的且能体现“中国国情”的系列对象之一。从我的“专业”角度来看,这些部门的玩法很老套,虽然他们唾沫横飞的都是什么“国际化”,但他们骨子里的思想依然是“传统”的,“国际惯例”把“中国国情”强行摁在了冰冷的水泥地上,给做了,采用的还是老掉牙的、没有丝毫新意的男上女下式。他们很霸道,给你打个招呼,但不由得你抗争。你只能在地上无趣的呻吟着,假装着幸福的高潮,他们却在上面大声叫着:给我涨价,才利于节能!偶明白,天然气的消费价格是涨定了。这就是他们理解的“国际惯例”,也是他们翻译过来的“中国国情”!前面已经有很多例子了,“作案”手法雷同:打着某某专家的说法,先放个风,探一下老百姓的态度,大不了装模作样地“安排”个听证会,一切OK了。可以预料,关系到民生的系列生产生活资料的行业,同样可以效仿以达到涨价的目的。据说,天然气涨价是中国价格协会某些专家的意见。偶向来尊重知识,尊重专家,但还是抑制不住鄙视那些扛着“专家”的牌子,干着比“钻家”更丑陋事情的所谓“砖家”。专家有没有?有,肯定有。但是,这年头,真正的、纯粹的“专家”不多了。这回,三巨头听到这番话,自然是躲在暗处,掩着被蛀坏的板牙,笑了。说实话,迄今为止,偶还是未完全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的精髓?特别是“中国国情”被某些利益集团给穿上了“国际惯例”这件华丽的外衣,偶是更加迷惑了。偶所肤浅理解的“中国国情”,无外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十三亿中国人存在的历史与现状。唯物辩证法也教导我们,在认识主次矛盾时,要两方面兼顾,不能偏颇为之。但是有些人和有些部门认识的“中国国情”,为何与老百姓眼中看到的、现实面临的和亲身体验的,有着巨大的差异?油气巨头的说法是――“国内的气价太低,根本不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国内的气价偏低,尤其是西南地区”、“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才有助于促进节能”等等。咋一听,按照实际情况来看,根据经济学原理来理解,这些理论无疑还是有道理的。可问题是:你说气价低影响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大家都清楚,国家的财税收入几大油气巨头有着巨大的贡献,这就说明,这些单位的收入还是相当惊人的,而且职工的工资水平也高过大部分其他类似企业,这说明利润还是可观的,那调动不了生产积极性一说该怎么理解?西南地区气价偏低,或许是事实,但似乎在我国整体经济版图上,包括西南和西北地区在内的很多省市都是欠发达地区,老百姓也属于欠发达群体,很多地区和人群依然相当贫困,这一点就没有看到?有关部门说了,给予他们专项补贴。可怎么落实?又怎么补贴?这些问题尚未解决前就只顾想着涨价,合适吗?还有,价格是调节资源消费的杠杆,但不是唯一杠杆,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不能只靠涨价手段来实现,就好像实现一个企业的利润其实控制管理成本也很重要一样,为啥只盯着产品的价格因素?更何况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必要资源,有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产品价格要由市场说了算,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但诸如油气这些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带有明显垄断性质的企业,不能一味只顾自己的利润实现。涨价了,就真的能够节约能源?未必!况且老百姓不是绝对反对涨价,需给个让人信服而且让人看得明白的理由先。想获得利益就搬出所谓的“国际惯例”,而在推卸责任时却委以“中国国情”来搪塞,什么作风?掌握国家公权力的某些机构,不能听到狗叫了,就认为一定是狗饿了。还有,某些行政性垄断行业,也别总是玩“国际惯例”摁倒“中国国情”的老套手法,无趣又无赖,国家的改革开放让老百姓也多多少少“国际”化了!而且在“施暴”时,总是那一招“男上女下式”,即便你目的达到了,你觉得有意思吗?自------------------------------本帖网址:复制------------------------------#p#分页标题#e#